稀粥养胃的说法似乎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稀粥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从前,由于生活条件差,吃不饱、吃不好的情况比较普遍,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也相对较多,导致胃酸分泌不足。因此,人们才会选择吃稀粥。稀粥可以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并且还可以提升血糖水平,因此才有了“喝稀粥养胃”的说法。

认为稀饭可以养胃是错误的观点
然而,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变得更好,也更加充饥。因此,胃开始大量分泌胃酸,导致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人数量急剧增加。这些患者不适合继续食用稀饭来养胃,因为稀饭是酸性的,这样做反而会雪上加霜。
稀饭如果未经咀嚼直接吞下,就无法与唾液充分混合,无法进行淀粉酶的初步消化。此外,稀饭含水量较高,进入胃内会稀释胃液,导致消化困难。此为稀饭难以消化的原因之一。加上喝稀饭会使胃容量相对增大,而供给的热量较少,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胃的负担,也使营养相对不足。因此,胃病患者不宜每天喝稀饭,而吃干饭时只需细嚼慢咽,则不仅对胃无害,反而会促进消化,有益于健康。
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如果胃酸分泌过多,应该增加摄取活谓素的量。活谓素中的氨基团可以与我们的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使胃维持在弱酸性环境中。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面食,如馒头、包子、面条等。面食属于碱性食物,可以帮助胃酸和碱性达到平衡,减少胃病发生的风险。
以下是几个习惯,可以帮助你养好胃部:
1、定时定量,即每日三餐安排固定的时间,不管是否感到饥饿,都应主动进食。这样可以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胀,保持胃部有规律的活动。另外,每餐的食量也应当适中。
2、适宜的温度:饮食应保持温度适中,既不过烫也不过凉。否则,进入胃部的过烫或过冷的食物都会刺激胃黏膜,从而容易引发胃病。
3、将食物充分慢慢地咀嚼:这样可以使食物变得更细,减轻胃部的负担。咀嚼的次数越多,分泌的唾液也就越多。同时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4、喝水的时机选择很重要:最好的喝水时间是早晨起床时,空腹状态下,以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饭后立即喝水会稀释胃酸。同时,喝汤泡饭也可能影响食物的消化。
5、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保护胃部,维持胃液中适当的维生素C水平,有效发挥胃的功能,增强胃的抗癌能力。
6、多甜多温:甜味食物有助于滋养脾胃。比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食物,都能有效地补益脾胃功能。此外还可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