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治疗胃病要三分药七分养,因此胃的保养十分关键。要注意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以免导致胃病发作。然而市面上存在许多关于胃部保养的谣言,虽然被人们所信奉,但实际上可能对胃部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哪些是关于养胃的常见误解?
消化系统状况欠佳的个体应该多摄取蔬菜为主食,尽量避免食用肉类。
有许多人觉得只吃肉不吃蔬菜会导致消化问题,所以在胃部不舒服时仅靠蔬菜是不正确的。素食中的蛋白质质量较低,吸收利用率不高,可能会给胃增加负担。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分为不溶性和可溶性两种,前者会对肠胃造成剧烈刺激,粗糙且难以消化,长时间停留在胃部。而后者纤维柔软,刺激性小,适合肠胃功能欠佳的人食用。另外,膳食纤维摄入量越多越好,成年人每天推荐摄入量控制在30克以下。摄入过多膳食纤维会导致肠胃气胀,并影响矿物质吸收。此外,少食易产气食物,如土豆、豆类等,可减轻消化问题及腹胀。肠胃不适者可适量食用鱼和鸡,避免摄入过甜或过酸的水果。

多喝粥有助于保护胃部健康
消化系统较弱的人通常会选择食用粥作为主食,因为容易消化。这一看法是常见的,但实际上是有误区的。由于粥的口感较为液态,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会进入胃部,导致食物不能与唾液充分混合。这样一来,食物一旦进入胃部就会稀释胃液,影响了食物的正常消化过程。此外,当摄入过量稀饭时会增加胃部的压力,容易导致胃酸倒流。粥的热量较低,使人容易感到饥饿,进而影响了充分的营养吸收,也会对胃功能的恢复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差的人群,适量吃软米可能更合适。对于急性胃肠炎患者,在短期内食用米粥可以缓解胃肠道的负担,同时补充因患病流失的水分。
喝牛奶有利于保护胃部健康
有人认为喝牛奶可以中和胃酸,有助于修复消化道溃疡。实际上,喝牛奶会刺激胃酸分泌,其中的乳糖可能导致腹胀和腹泻,尤其是对乳糖酶缺乏的人。患有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胃溃疡等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牛奶。

患有胃病的人坚决抵制辛辣食物
研究显示,适度摄取低浓度辣椒素有助于促进胃粘膜血液循环,促进胃粘膜合成,促进前列腺素释放,进而促进胃粘膜愈合。另外,辣椒素还能保护胃粘膜,防止有害物质侵入,清除幽门螺杆菌。然而,高浓度的辣椒素可能会刺激胃粘膜,导致溃疡或侵蚀扩大,进而引发腹痛和腹泻。胃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微辣食物。
患有胃病的人需要多餐少食
通常情况下,患有胃溃疡和胃糜烂的病人被建议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这是因为摄入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不利于胃溃疡和胃炎病情。实际上,并不需要特意少吃多次。只要保持饮食规律和适量,就能避免饿着或吃得太饱。而消化不良、胃下垂和慢性胃炎患者则需要少食多餐。
温馨提示
不要信奉上述五个迷思以培养你的胃,应该采用科学的方式去滋养胃。平时要保持规律的三餐,远离吸烟和饮酒,以免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每年至少做一次胃镜检查,及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