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也有瘦肉和肥肉之分(例如瘦肉里脊比五花肉瘦),这是因为肉在人体中的不同位置,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肌肉主要负责固定骨骼、支配运动功能;人体脂肪则储存动能、保护内脏。小动物的四肢和肩部等常常活动的位置通常比腰腹等较少活动的位置更“瘦”。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靠近关节的肉,由于需要起到缓冲作用,脂肪含量相对较高,比如通常用来熬汤的猪大骨。

除了在位置上有差异外,不同类型的肉类也存在着瘦肥之分。在常见的肉类食品中,猪肉的均值脂肪含量最高;其次是牛肉,然后是牛羊肉、鸡胸肉和各类鱼肉,脂肪含量最低的则是兔肉。
生猪肉
脂肪含量大约为29%。不论是五花肉、猪蹄等较为肥胖的部位,还是单单指生猪肉的一部分肌肉组织,都很柔软且细腻,其中夹杂着人体脂肪。即使是全身最瘦的位置——猪里脊,也无法幸免,虽然看不到直接的脂肪,但它的脂肪含量比牛的猪里脊高出20%。
牛肉
羊只吃草,人体摄入的脂肪较少,而猪的情况较差,牛肉的脂肪含量大约为24%。牛肉的肌肉组织中还含有一种有助于促进脂肪燃烧的碳水化合物——肉毒碱,可减少人体脂肪的积累。
牛羊肉

牛羊肉天生就很“瘦”,因为其肌肉组织较为粗糙,占据了肉中的绝大部分,将体内脂肪含量压缩至仅剩12%。牛羊肉的肌肉组织中富含一种名为“肌氨酸”的碳水化合物。传统文化常说,食用羊肉能增强体力,运动员长期食用牛羊肉,因为肌氨酸对肌肉和能量的增长有着显著的益处,这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
鸡脯肉
鸡胸肉的脂肪含量平均为6%,但猪皮则远高于此。人体大部分脂肪储存在猪皮中,脂肪含量高达22%;相比之下,去皮的鸡胸肉和鸡翅的脂肪含量仅为1.2%。许多人选择鸡胸肉作为减肥和锻炼补充蛋白质的选择。
鱼类
鱼类是最健康的肉类食品之一(只有禽类产品和鱼类是“瘦肉”)。鱼类脂肪含量较高的部位是鱼片和鱼腹,鱼片的功效类似于猪皮,而鱼腹有助于维护内脏健康。大部分鱼类的背部脂肪含量很低,平均只有1.5%左右,与海鱼相比,鱼类的脂肪含量更少。
兔子肉
兔肉可谓肉类中的独特美味。活泼善跳的小兔子,身体肌肉结实如健美运动员,几乎没有体脂肪,仅含0.4%不饱和脂肪。此外,兔肉中富含大豆卵磷脂,是人类大脑和身体器官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