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儿童需要进补吗?三类孩子需进补以健脾为主
更新时间:2024-03-05 05:15:36  浏览:

身体状况脆弱,容易生病的孩子让家长担心不已,秋季进行“补补”能否帮助孩子建立健康体质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哪些儿童适合进行补益呢?又该如何进行补养呢?

儿童需要进补吗?三类孩子需进补以健脾为主

三种类型的营养品适合虚弱的孩子

“补”是针对“虚”的情况而言,中医的“虚则补之”疗法原则也适用于儿童,所以,有虚弱症状的儿童是可以进行补益的。关键在于根据儿童的特点,根据具体的虚弱情况,合理选用药物进行补益。万力生指出,有三种情况的孩子在冬天需要适当进行补益:

1、先天不足、身体生长缓慢的孩子。这类孩子通常存在先天或后天的失调情况,身体发育不良,可能表现为五迟五软,其中五迟包括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包括头软、项软、口软、手软、足软。通常原因是因为母亲怀孕期间或孩子成长过程中摄入的优质蛋白、钙、维生素D、铁、锌和能量等不足。另外,有些孩子会晚上尿床,即夜间小便会在床上发生而孩子却察觉不到,这被称为遗尿症,在中医上被诊断为“肾关不固”。这种孩子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膏方来缓解情况,通常在身体健壮后,夜间小便就能得到控制。

2、身体虚弱,容易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炎的儿童。进补不仅可预防疾病,还能增强免疫力。进补前需先通“开路药”,痊愈后方可进补。待痊愈且能正常进食后再进行补充。

3、小儿脾胃功能较弱,食欲不振,易腹泻。在小儿科门诊中,经常有家长问医生:“为何孩子长不胖?”孩子的食欲不佳,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孩子看起来比同龄孩子矮瘦,与脾胃消化功能不足有关,因此需要滋补肾脏,强壮骨骼,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补充儿童营养应以强健脾胃为重点

通常说来,针对成人常用的苦寒、清热、温补的中药药膳方子,并不适宜于儿童。一些常见的补品,如阿胶有助于补血,燕窝则能够补气补血,鹿茸通常用于阳虚者的补益,具有壮阳作用。红参、党参等参类常用于补气,这些大补品都不适合小孩子。

目前保健品市场情况复杂,一些不符合标准的补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添加未知的化学物质,这对孩子的健康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家长不应该急于为孩子添加过多保健品,尽管少量短期使用可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如果频繁或过量使用则会影响孩子的消化系统,阻碍身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进补的要点并非在于“补充”,而在于协助脏器功能的运作。中医观念认为,儿童体内常呈现“两有余三不足”的状况,“两有余”指心、肝功能过盛;“三不足”意味着肺功能不足容易感受外界寒风,脾功能不足导致消化不良,肾气不足使抵抗力减弱。因此,孩子所需的并非补充,而是调节这些脏器功能。

在“三不足”中,儿童以脾胃不足导致消化问题较为常见,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药食两用功效的健脾食材,例如淮山、莲子、芡实、麦芽、陈皮、山楂等。这些食材性质温和、味道甘甜,口感也很好,适合用于煲汤或煮粥,每周食用两三次。如果孩子确实在生长发育方面落后于同龄人,想通过中药调理,就需要就医求诊,检查孩子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或微量元素缺乏问题,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解决这些困扰。

饮食和运动是最好的“补充品”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的营养状况不好,这是一个误区。在当下的饮食条件下,大城市的孩子不太可能会缺乏营养。家长不要只着眼于给孩子补充营养,而是应确保他们有正常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素,这才是保持身体强壮的关键。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食用天然食物,减少摄入加工食品。让孩子尝试不同种类的食物,可以带来新鲜感,促进食欲;而且食品种类越多样化,意味着孩子得到的营养也更全面,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除了饮食,孩子积极参与户外运动也是免疫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此外,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常常将其归咎于“免疫系统较弱”。据儿科临床病例显示,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半年到一年级的孩子更容易生病,原因是他们在家居环境中所接触的细菌种类较为单一,而现在却置身于更为多样的细菌环境中。另外,在秋冬和冬春交替的季节变化时,儿童患病的情况也会显著增多。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